早報記者中古萬利多 李繼成
  地鐵1、2、3、4號線已完成運營安全評價,設計與標準差異和設備老化預防癌症心得成4條線路主要風險點的成因,但不存在非常嚴重和災難性的風險點,記者昨天從舉行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評價研討會上獲悉。
  這是國內首次對既有城市軌道交系統家具通線路採取第三方獨立評價,今後這類運營安全評價將常態化。
  設備老關鍵字化占風險點29%
  經過對4條線路運營中風險點的分析和梳理,設計與標準的差異和設備老化分別占風險點的31%和29%,其餘為管理、專業結預防癌症構及其他方面。從涉及的專業來說,機電、供電、車輛和通信等專業位居前列。
  專家介紹,上海部分線路不是一次性建成的,像1號線、2號線分別分5期、4期建造而成。由於時間跨度長,不同時期的標準、設備有所不同,在信號、通信或其他方面的相互銜接上容易產生問題。從分析來看,3、4號線的共線運營,使得設備老化風險點高於1、2號線。
  對於風險可能產生故障的嚴重程度,在評價中共分為5個等級,分別為可接受的(不涉及人員或設備安全,影響運營時間較短),需重視的(可能涉及人員或設備安全,但採取措施後可以保障安全),嚴重的(明顯涉及人員或設備安全,但採取措施後仍可以保障安全)及非常嚴重和災難性。
  風險點容易導致故障影響運營,4條線路評價結果是,風險點中71%為可接受的等級,其餘為需重視的和嚴重的,尚未發現會引發非常嚴重和災難性後果的風險點。
  “比如高峰時段大客流帶來的風險,所以有些車站採用了限流的措施,這種風險被列為可接受的等級。對於地鐵線路沿線施工可能給運營帶來的影響,則是需重視的風險點。而車站上尤其是高架車站多次出現的人員進入軌道,給列車安全運營帶來嚴重影響,則屬於比較嚴重的等級。”有關專家表示,一些車站加裝安全門,也是為了防止人員進入軌道。
  今年將測評另外4條線
  4條線路的運營安全評價始於2012年下半年,運營安全評價共分為土建、車輛、機電、信號等8個方面,以詳細反映設施設備和運營管理的實際情況,為決策和提高運營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依據,同時推動相關標準和規範的優化。今後,運營安全評價將會常態化,其中對於10年以上的線路將每隔3年進行一次評價,10年以下的線路每隔5年做一次評價。“就是對每條線路都會做詳細的體檢。”有關專家表示。今年還計劃對其餘線路中的4條進行運營安全評價。
  同濟大學教授孫章認為,隨著搭乘軌道交通快速流動的人口越多、越密集,潛在的城市不安全因素也就越複雜。“安全是最大的民生,但絕對的安全是沒有的,除非地鐵不開,關鍵看風險是否處於可掌控的範圍內。”
  (原標題:地鐵安全評價7成風險可接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g52ogqq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