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0.5公斤紅油菜,1斤胡蘿蔔,1公斤豬肉,划得來,比以往那個露天菜市便宜多了……”家住錦江城市花園的陳大媽舉著手中剛購買的菜品,高興地說。日前,錦江區三聖街道喜樹路社區綜合菜市正式投入使用,緩解了周邊5個二手製冰機小區、3萬餘名居民的“買菜難”問題。
  輕輕一跺腳,樓道里的聲控燈便亮了起來。13日晚7點,家住水碾河路46號院的張優禮婆婆提著一籃子菜化療飲食原則上樓,明亮的走廊燈光讓她感到十分方便。自去年年底,錦江區開始在全區推廣“照亮回家的路”這一民生工程,讓群眾回家的路更亮堂……
  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省委十屆桃園婚禮佈置四次全會精神和成都市委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的重大戰略部署,錦江區明確了“深化改革、轉型升級、改善民生、社會治理、環境提升、黨的建設”六大重點工作。
  改革千頭萬緒,從哪裡入手?“要從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改起,讓全社會感受到改革帶來褐藻糖膠哪裡買的實實在在的成果,最大限度凝聚改革正能量。”錦江區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回應人民群眾對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的強烈願望,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讓改革成果惠及所有老百姓,既是我們推動改革的目標也是改革的路徑。”錦江相關負責人表示。與此同時,通過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效於民,把全面深化改革過程變成全民房屋貸款參與過程,把蘊藏於群眾中的改革力量充分挖掘和釋放,加快建設國內一流的“現代化國際性生態型精品城區”。
  以社區為陣地 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
  昨日早晨,家住錦江城市花園的陳大媽步行5分鐘來到喜樹路社區綜合菜市,拎著既新鮮又便宜的菜品,陳大媽高興極了,“以前買菜都是到占道經營的露天臨時菜市,缺斤短兩是常有的事,現在標準化市場開業了,有專人負責打理,讓我們老百姓放心很多,這是街道、社區為居民辦的一件大實事。”
  據瞭解,喜樹路社區面積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8000人,轄區有錦江城市花園二、三期兩個商住樓盤。由於周邊沒有標準化的農貿市場,居民“買菜難”的問題逐漸凸顯,因此喜樹路社區綜合菜市一亮相便受到居民熱捧。
  與喜樹路社區的居民不再為“買菜難”發愁一樣,“僵屍車挪窩”也讓蓮花社區居民拍手稱贊。
  “早該清理了!我們年年栽花種草美化環境,但這些廢舊車在花草旁邊讓人很掃興!這回好了,車位增加了,眼前也敞亮了!”去年12月11日下午,錦江區蓮花一區大院,在派出所民警、媒體記者的見證下,3輛多年不挪窩、無人問津的“僵屍車”終於搬走,現場居民紛紛報以熱烈的掌聲。
  “灰塵厚得賽毛毯,遍體鱗傷輪胎扁;一動不動沒人管,居民只能幹瞪眼。”在蓮花一區大院的門口,3輛已停放了多年的“僵屍車”,車身銹跡斑斑,與乾凈、整潔的小區環境格格不入,而且,老小區車位本來就異常緊張,“僵屍車”的存在,更加劇了車位緊缺的矛盾。
  “林書記,為居民辦實事要見行動,你們若能將大院的3輛‘僵屍車’移走,我們就服你。”12月3日,蓮花社區黨支部書記林英一上任,就開始每天花兩個小時,走遍轄區的12個院落,瞭解大家的所想、所急。當天,在蓮花一區,院落居民圍住了她,給她來了個“下馬威”。
  怎麼辦?第一道難題都解決不了,居民今後如何相信社區黨組織?林英想到了找律師。“‘僵屍車’是新型城市垃圾,成為法律監管空白。”社區的法律顧問為林英支招:可以張貼告示,要求車主移走,如無車主認領,可通過涉及利益的居民公開投票,得到大多數居民支持後,可將“僵屍車”移動到不影響交通和市容的地方。
  張貼告示和全體居民投票同步進行,公告截止日期過去後,“僵屍車”仍無人認領,便有了“僵屍車挪窩”、群眾拍手稱贊的一幕。
  基層老百姓的訴求由誰傾聽,由誰解決,除了社區工作人員,錦江區還結合“幹部到基層培養,在基層成長,從基層選拔”的核心思想,要求新招錄幹部要到社區掛職鍛煉,讓掛職幹部少點官氣,接上地氣。
  “太煩瑣了,太具體了,與社區居民打交道,簡直就是一門藝術。”作為下派年輕幹部的一員,擔任水井坊社區黨委書記助理時間不長,唐海軍已經感觸頗深。
  唐海軍擔任社區黨委書記助理第一天,就遇到了一件棘手事,青和里南段98號一樓是商鋪,二樓雨棚向外延伸不夠長,每逢下雨,雨水就順著二樓的雨棚滴到一樓的房頂,而一樓房頂防水工程存在缺陷,長時間的積水,導致雨水滲漏到一樓的商鋪里,影響商鋪的正常營業。一樓商鋪店主由此求助社區,“這不簡單嗎,將二樓的雨棚延長一點就是。”可令唐海軍沒有想到的是,二樓住戶不幹了,因為雨棚延長,會影響採光。
  怎麼辦?充分尊重群眾,發揮群眾的主觀能動性,是解決群眾問題的根本之道。唐海軍和社區工作人員召集了商鋪的左鄰右舍,大家對二樓的住戶進行了勸說,遠親不如近鄰,大家要互行方便,和睦相處。二樓住戶心平氣和之後,唐海軍又和三樓住戶協商,徵得同意後,將雨棚安裝的位置提升20釐米,這樣,雨棚延長了,採光影響也小了許多。
  黨員幹部認真深入基層,貼近群眾,放下架子、彎下腰,從群眾身邊的小事做起,積極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大事小事瑣碎事,錦江區的群眾看在眼裡,記在了心裡,一點一滴中,群眾感受到了黨和政府帶來的溫暖。
  建立機制辦法 創新源於群眾服務群眾
  社區工作需要耐心、細心、真心,要耐心聽群眾表達的問題,細心瞭解每一個細節,真心做到視群眾為親人,問需於民;視群眾為老師,問計於民;視群眾為裁判,問效於民。
  錦江區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一系列舉措實施的背後,正是其建立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工作方法與機制。
  “春熙路到現在都沒有完全覆蓋WiFi”“國香街每天下午走不了路,因為停滿了違章占道的車”……2月13日,錦江區政府聯合廣播電臺,將“面對面”現場搬到社區市民中間,廣泛問需於民,現場解決群眾難題。當天,以組織“全覆蓋”、民情“全掌握”、服務“全方位”、活動“全參與”、評議“全公開”的“五全工作法”正式在全區啟動。
  “五全工作法”是由該區五福橋社區探索出來的。“在‘五全工作法’的指導下,社區幹部更加融入到群眾中去,去年收集居民群眾意見建議達350餘條,調解居民群眾糾紛達3500餘人次。”雙桂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岳雄說。
  為實現群眾反映的問題“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錦江區還推行問題管理,要求以兩名幹部為一組,按照每名幹部至少聯繫2戶群眾家庭,每月至少到對口聯繫家庭走訪1次的“1+2”工作模式,與困難群眾結對子、大走訪,實現困難群眾一戶不漏,走訪居民全覆蓋。通過入戶瞭解、實地察看、民情懇談等方式,收集社情民意。
  而搜集起來的社情民意,逐級分別制定民生訴求、困難群眾和穩定工作“三本臺賬”,並根據輕、重、緩、急,辦理好“群眾訴求”,逐一“掛賬銷賬”……“我們將圍繞群眾訴求,著眼於幫助群眾解決基礎民生、保障民生、底線民生和發展惠民等問題,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街道社區牽頭負責辦理解決,提出解決辦法,對於馬上能辦理的,要立即解決,逐一‘銷賬’,並及時通過黨務公開欄等公示辦理結果,公開‘曬賬’。”錦江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對具有代表性、共性的意見建議,將納入“民意智庫”,作為區委、區政府公共決策的重要參考,分批進入今後的實事項目推進中。
  “民意智庫”激發群眾主人翁意識,與“民意智庫”一樣從基層群眾中尋找改革動力的,還有為期一個月的創新“解放思想、改革創新、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大討論活動。
  在開展“大討論”過程中,錦江區始終踐行群眾路線、激發幹部群眾主人翁意識,積極引導幹部群眾圍繞“如何做到既力求體現穩,也力求體現進;既努力做到加快發展,又全力推進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思路,開展主題突出、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討論活動。通過召開座談會、基層走訪、入戶調研等多種形式,廣泛徵詢基層群眾意見建議。在項目推進、消費促進、樓宇發展、民生改善、文化提升、社會治理、環境提升、城市更新、生態建設、人才培養等多個領域積極引導基層群眾建言獻策,彙集形成《錦江區“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對策建議選編》,從而為加快建設國內一流的“現代化國際性生態型精品城區”提供思想保障和路徑選擇。
  基層改革創新,錦江區正著力民生為本,用改革創新成果更好服務群眾。李穎 文/圖
  新聞名詞>>>
  “五全工作法”
  組織“全覆蓋”,消除“空白點”。按照便於黨員參加活動和黨組織發揮作用的原則,統籌優化轄區內各類黨組織設置,將社區黨組織升格為黨委,把黨支部延伸到院落(小區)、延伸到樓宇、延伸到兩新組織,使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達到全覆蓋,無空白點、無盲區。
  民情“全掌握”,找準“重難點”。天天“走”,每天社區黨委成員深入院落(小區)、樓宇、兩新組織、駐區單位實地走訪,第一時間掌握轄區社情民情動態,找準工作的重難點;周周“應”,每周召開一次工作碰頭會,梳理、回應群眾各種訴求;月月“談”,每月開一次社區黨建促進會、一次民情懇談會、一次座談交流會。
  服務“全方位”,抓住“關註點”。成立“三個中心”,轄區公共服務中心、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院落(小區)黨群服務中心,著力滿足群眾的不同需求開展“四項服務”,主動開展黨組織的關愛服務、協助開展政府的公共服務、指導開展標準化的物業服務、開展專業化的社會服務。
  活動“全參與”,選好“切入點”。 針對社區群眾不同需求,搭建文化引領、活動凝聚的群眾參與平臺,把廣大居民緊緊團結在黨組織周圍,開展“三類活動”,文體類活動、科普類宣傳活動、公益類服務活動。
  評議“全公開”,瞄準“提升點”。為提升黨組織服務質效,找準問題,提升水平,開展“三評”,進行黨員群眾直評、進行幹部互評、進行組織考評。同時,做到評議過程公開、評議結果公開。  (原標題:從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讓改革成果惠及所有老百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g52ogqq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